top of page

Foodie


豪華版創意西餐:Major and Minor Cafe
某次在Open Rice尋找灣仔的餐廳時看到這家Major and Minor Cafe,我便將它放在了我的To-Try List中。今次與好友相聚,她極力推薦這家她友人開的cafe,便約在這兒了。 餐廳是在香港灣仔睿景酒店的一個小角落,環境被佈置得挺舒服的。餐廳隨處可見許...


舒服的日本咖啡店:Omotesando Koffee
咖啡是現代人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之一,有的人需要它的功用提神,而有的人是為了它的味道,也有的人是因為對它的上癮。不管什麼原因,越來越多的咖啡店和咖啡品牌品牌從世界各地崛起發揚、有了專屬的追隨者。不知不覺我越來越被日本咖啡品牌吸引,可能是因為他們簡約的設計與理念,又或者是因為它果...


法式包裝的西餐餐館:Odelice!
法式料理作為聞名於世的三大美食料理之一,以它的精緻和美味吸引著人們對它的熱愛。什麼是法式料理呢?法式料理如同中華料理般因地而異,有著地區性的特色菜系,不過總離不開新鮮的當地食材與醬汁、酒和芝士間的碰撞融合。 朋友說起一家在港的連鎖法式餐廳Odelice!,便在聚會時挑選了這...


西式素食私房菜:Sow Vegan
前幾天和家人一起去試了親戚家開設的西式素食私房菜,隱身在觀塘工業區中的新潮料理(Modern Dinning),Sow Vegan。重新裝修後的餐廳是以黑白灰三色為主的簡約風,搭配上私人訂製的黑色簡約餐桌家具和陶瓷器皿,舒服、整潔又具有特色,是我特別喜歡的浪漫簡約風格。加上...


少女心爆棚的泰式Fusion餐廳:Lady Nara
和朋友喜歡去位於金鐘NARA旗下的泰式酒吧餐廳Apinara,今次剛好和她約在尖沙咀,就去試試NARA品牌下的另一家以泰西Fusion爲主的餐廳Lady Nara。 一走進餐廳,迎接我們的是富有粉色少女夢幻風格的裝修設計。餐廳以粉色搭配大量的綠色打造了一個充滿異國風調的空間...


充滿驚喜的咖啡店:NINETYs (尖沙咀)
和朋友在尖沙咀逛累,想喝一杯好茶。可是走到瑜茶舍時卻因爲有工作坊的緣故而沒有多餘座位,立刻轉頭咖啡的懷抱中。我們無意間的這個決定為我們帶來了無比舒適的享受。之前在網上看到推薦後就一直想試試這家主打澳洲菜和得獎咖啡的NINETYs,今天終於如願。...


日式的簡單文化:How To Live Well
How to live well? 我想每個人的定義和想法都各不相同。對我來説舒適舒心就是最好的。而對於這家以售賣簡約自然風格爲主的日式店鋪來説,生活就是能營造一個擺脫工作、放鬆身心,又結合文化、工藝、美學於一身的舒適空間與品質生活。不過今天要說的可不是How To...


日式復古Cafe:Torio 喫茶部
和朋友在觀塘閑逛,周末的觀塘處處都人山人海,許多餐廳都要排隊等位,特別是APM商場。我們呆了一小會兒,直接在網上尋找人少安靜的茶室或cafe可以坐下來喝茶聊天。找了好幾家終於確定了這家隱藏在工廈裏的隱秘Cafe,Torio。...


Weekend Brunch: 西班牙蛋餅的魅力
在英國生活時和朋友去吃Brunch,不想吃太多時一定會點Quiche。Quiche是一種以鷄蛋和批結合的蛋餅,加入不同的材料可以豐富蛋餅的口感與味道。難得在香港找到一家有做西班牙蛋餅 (Tortilla de patatas)...


滿足的端午節慶
端午節是東亞地區在夏天的一個重要節日。小時候的課本上,因屈原投江的故事,我們總將端午節視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但其實古時的端午節更多的是祭龍驅瘟辟邪的節日,是送寒迎夏的日子。在端午節有許多的習俗,拜神、賽龍舟、懸香草、吃粽子等活動,都是為了迎接炎炎夏日時消暑驅邪的活動。...


在繁華中的安靜時光:The Tea Academics|茶研
在繁華的市中心隱藏著一家安靜的茶室, 花草裝飾的空間、 隔開繁華世界的玻璃、 茶多酚的甘苦, 人兒暫時停下腳步 享受著屬於自己的時間。 關閉耳朵與眼睛, 忘卻世間煩囂, 享受著茶和空間所帶來的安靜時光, 享受著屬於自己的獨處時光。 The Tea Academics |...


椰子廣式燉湯:椰小盅燉湯專門店
和朋友約在了太古廣場見面,突然很想喝熱騰騰的湯品,在openrice見到椰小盅燉湯專門店,就直接過去。原以為只是普通的燉湯店,不過去了後發現是一個充滿驚喜的美味。 椰小盅燉湯專門店在2021年拿到米芝蓮推薦的街頭小食。我們今次去的是位於誠品生活區的一角,位置不算大。我們找到...


喜愛的意大利餃子 - 我愛慢煮
前幾日與朋友相約在上環孖沙街,試試一家我們之前沒大留意的慢煮餐廳 - 我愛慢煮。這家店除了孖沙街的分店,普慶坊也有,是一家主打以慢煮的烹飪方式鎖住食物的原汁原味。我們在孖沙街碰面,門口在轉角小巷子需要再走幾步路才能見到一條幾步的樓梯和小小的門口。...


韓式街頭小食:Soul Food Truck
在Hysan Place 11樓的Food Court 新開了一家韓國街頭小食店,Soul Food Truck。有賣吐司、韓式飯卷、年糕、炸物、炸熱狗和拉麵等韓國流行的便利食物。之前幾次經過看到工作人員在煎雞蛋、火腿和培根,還有聞到濃濃的牛油味道,就開始饞。不過每次經過都...


不及預期的晚餐:Yum Cha
前幾次去飲茶,不管是尖沙咀還是上環分店,感覺都挺好的。所以當朋友說想吃點心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想到這家在上環飲茶。 我終於食到我一直想試的“鴿吞鳳梨”,小鳥形狀的鳳梨酥。鳳梨餡並不太甜,鳳梨味很重。已經很耐沒有食鳳梨酥,我除了去台灣玩的時候會買之外,平常在香港很少特地去買來食...


素食新煮意的驚喜 - Miss Lee
有次從上環地鐵站走上PMQ時,見到李好純(Miss Lee)餐廳我的純素下午茶餐單,研究了一會兒就將這家店列為To-Be-Try的餐廳。收到在上環工作朋友的晚餐邀請,便和她一起去試試這家李好純餐廳。 李好純餐廳的店面是以深綠色的邊框框著玻璃,感覺餐廳裡的自然採光會很好。一走...


不經意進入的班㦸店:3rd Space
我和朋友在上環上山下山地走來走去,就是想搵一家有位置坐下的咖啡店。之前走到想去試的茶▪家,店裡從內到外都已經坐滿人了。只好出發前往尋找咖啡店的路上。在差館上街走下斜波時,看到一家純白色裝潢的咖啡店,內裡還有陣陣pancake的香甜味飄出。看到店裡還有三三兩兩的空位,已經累到...


日式小清新便當餐館:Aberdeen 拾伍
和女性朋友聚會找餐廳,每次都是一大挑戰,既要色香味俱全,又要適合拍照的文青網紅餐廳,每每都思緒許久。今次我們找到一家看上去環境特別好的Aberdeen拾伍咖啡酒館,不過需要提前在網上訂位。即使提前訂位,我們也沒能訂到屋頂露台的位置,只剩下二層的室內位置。...


摩洛哥風格的隱蔽cafe:Nacasa Cafe & Bar
午餐後散了會兒步,就去找一家咖啡店吃蛋糕慶祝生日。我們在openrice上找附近的咖啡店,一邊下山一邊看有沒有想進的店。走到荷里活道,看到一家還挺不錯的小店在轉角小巷子中。看看時間,直接進入那一片藍色下的小門。 上樓梯到2樓,我們看到裡面有一個空間掛滿編制毛毯、堆滿抱枕的沙...


想試好耐的cafe:Elephant Grounds
在陽光明媚、天氣晴朗的日子,和朋友約好在K-11 Musea見。從海旁走過去,海風就如同一個破壞造型的犯人,一直將頭髮吹得亂糟糟的。遠遠看見一座眼熟的藝術品,是曾在廣州K-11展出的《梵高的耳朵》,由挪威和丹麥藝術家組合Elmgreen &...


飲茶新去處:瑜茶舍 Yú Teahouse
喜歡喝茶的我,總是在香港尋找一家舒服又多選擇的茶室,只想靜靜地享受茶湯所帶來的的寧靜與悠閒。 近來在尖沙咀發掘了一家值得一去再去的茶室,瑜茶舍。那是在尖沙咀誠品書店的其中一家茶室。茶室在二樓的一個角落,有一面落地玻璃窗可以看到維港景致。茶室沒有太多座位,所以並不一定能坐在這...


享受冬日暖陽的素茶室:大館樂茶軒
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提早下班後和朋友約在了大館的樂茶軒碰面。之前曾在這家茶室舉辦活動,對於它的裝修、茶和點心都印象深刻,總覺得這是我那位愛茶之友會喜歡的店。所以當我們決定在2020年的最後一次碰面,第一個反應就是必須帶她來這兒享受好茶、好景的慢活時光。...


樓梯轉角處的素cafe:Ohms Cafe & Bar
和朋友約好在上環相聚,在Openrice上找了好幾家咖啡館,最後被一家咖啡的名字所吸引。“順逆咖啡酒館”,總是對其中的順逆二字有很深的感觸。事或人都有順和逆的時候,可不管什麼時候,只要勇往直前總有到達終點的時候,在回頭看來,任何的順與逆都成為了人生最不可取代的經歷。...


一個人的自在時光:White Court Cafe
和朋友一起吃吃喝喝、玩玩鬧鬧,的確開心歡快、時光飛逝,但有時在人群中還是會有不知所措、人云亦云、人笑亦笑的無聊時刻。有時候也需要退後一步,享受遠離人際外屬於自己的獨處時光。獨處不一定是壞事,不需要多言多想,只要享受著難得的平靜光陰即可。...


經過多次的意大利餐廳:Gaia Ristorante
我以前上下班和lunch time的時候,總是會經過位於上環新紀元廣場角落的Gaia Ristorante。看著放在戶外的桌椅和暖風燈總想要進去這家餐廳試試。 今次終於能在我的to-be-try list中劃去一個選項。事由是星期五晚與朋友很即興地下班後約出來聚聚,在中上環...


鬧區中的意式餐廳:Shine
和朋友說想要吃意大利餃子,她幫忙找到了這家在尖沙咀鬧區中的意大利餐廳。不過她在訂位的時候問有沒有時間限制,工作人員說人多的話需要2小時的用餐限制,我朋友說星期四晚應該不會太多人, 那工作人員說不一定。當晚餐廳人流不多,整個餐廳的入座率大概5成左右,我朋友說當然星期四晚怎麼可...


特色日本料理:岩鹽日本料理
和朋友星期五晚約在了銅鑼灣,沒有提前訂位的我們去了幾家日本餐廳都滿座。走累了就直接賴在利舞臺樓上,隨便找一家想吃的餐廳排隊等位。見到一家主打日本傳統釜飯的日本餐廳,因為好奇而排隊等待。在等待時也順便“Hello Google,”搜尋了一下什麼是釜飯。...
bottom of page